博客
关于我
系统分析师上午题-第 7 章 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
阅读量:139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2-28

本文共 120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7.1 试题1(2018年上半年试题61)

本题考察的是对可靠性计算公式的理解。可靠性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,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串联可靠性和并联可靠性两种。

串联可靠性计算公式

当多个组件串联时,其总可靠性为各个组件可靠性的乘积:
[ R = R_1 \times R_2 \times R_3 \times R_4 \times R_N ]

并联可靠性计算公式

当多个组件并联时,其总可靠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
[ R = 1 - (1 - R_1)(1 - R_2)(1 - R_N) ]
其中,( R ) 为并联组件的总可靠性,( R_1, R_2, \dots, R_N ) 分别为各个并联组件的可靠性。

记忆方法

  • 串联可靠性:直接将各个组件的可靠性相乘,简单直观。
  • 并联可靠性:不可靠性与可靠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。通过计算各个组件的不可靠性(( 1 - R_i )),再将这些不可靠性相乘,最后从1中减去结果即可得到总可靠性。

7.2 试题2(2016年上半年试题14)

本题考察的是对容错技术的理解。容错技术是现代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其核心目标是让系统在面对错误时,能够优雅地处理,既不崩溃也不影响正常功能。

容错技术的主要内容

  • 诊断技术:能够在错误发生但尚未造成重大损失之前,快速发现并定位问题。
  • 错误防范技术:通过设计多种冗余机制,防止单点故障影响整个系统。
  • 冗余技术:在关键环节部署多个冗余组件,确保在主组件失效时,自动切换到备用组件继续运行。
  • 7.3 试题3(2015年上半年试题33)

    本题考察的是程序走查技术。这是软件测试中的重要手段,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深入理解程序的逻辑结构。

    程序走查的特点

    • 模拟执行:走查人员模拟程序运行,逐步跟踪数据流向,理解程序的处理逻辑。
    • 团队协作:每个组员在走查过程中都进行逻辑模拟,通过交流发现问题,提高效率。
    • 高效发现错误:通过对程序执行流程的深入理解,能够快速定位逻辑错误,避免遗漏。

    7.4 试题4(2014年上半年试题16)

    本题考察的是对系统设计中冗余技术的理解。这是确保系统高可用性的重要手段。

    冗余技术的应用

    冗余技术通过部署多个冗余组件,确保在主组件失效时,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组件继续运行。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,减少单点故障的影响。

    7.5 试题5(2012年上半年试题16)

    本题考察的是对容错技术的理解。容错技术是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,能够帮助系统在面对错误时保持稳定运行。

    容错技术的实现

    通过诊断技术快速发现错误,结合错误防范技术和冗余技术,系统能够在错误发生时采取应对措施,确保服务的持续性。这种设计理念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
    总结

    通过学习这些试题,我们对可靠性计算、容错技术以及程序走查等核心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这些知识点不仅是理论学习的重点,也是实际软件开发中的重要实践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clod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ySQL 索引失效的 15 种场景!
    查看>>
    MySQL 索引深入解析及优化策略
    查看>>
    MySQL 索引的面试题总结
    查看>>
    mysql 索引类型以及创建
    查看>>
    MySQL 索引连环问题,你能答对几个?
    查看>>
    Mysql 索引问题集锦
    查看>>
    Mysql 纵表转换为横表
    查看>>
    mysql 编译安装 window篇
    查看>>
    mysql 网络目录_联机目录数据库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聚簇索引&&二级索引&&辅助索引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脏页 脏读 脏数据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自增id和UUID做主键性能分析,及最优方案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自定义函数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行转列 列转行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表分区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表的操作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视图,视图更新删除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触发器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让所有IP访问数据库
    查看>>
    mysql 记录的增删改查
    查看>>